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
贵单位提出的《加大绿色食品覆盖范围 提升百姓生活品质》提案收悉。首先,感谢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关注,针对贵单位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市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以来,台安县依托生猪和白羽肉鸡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城市、台安县依托粮食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岫岩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获批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分别获得省补助资金2000万元。2024年,鞍山南果梨、岫岩滑子蘑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鞍山南果梨、岫岩香菇、耿庄茄子成功纳入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市1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8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鞍山丰盛食品公司“阖家丰盛肉鸡”获2024年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称号,我市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数量累计达到1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总量分别达到4个、6个。引进、示范、推广农业绿色高产高效技术20余项。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7家,开复工500万元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38个,海城、台安、岫岩3个农业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7.5亿元,其中台安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5个百亿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之一。岫岩食用菌产业、海城设施蔬菜、岫岩柞蚕产业、海城市和千山区南果梨产业纳入辽宁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区域。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正如提案中提出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不够健全、加工产品比重不高、品牌价值还未充分体现等一些实际问题。对此,我们将遵照提案建议并结合我市具体的工作实际,不断把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二、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目前我市绿色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初步形成,但还有部分地区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指导,大力推进海城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台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岫岩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持续推动优质稻米、食用菌、畜禽、设施蔬菜、南果梨等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优质原料基地。同时加强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绿色种养技术集成应用,搭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园区平台,集聚各类生产要素,打造出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绿色高效、牵动能力强的一流产业园区。
(二)进一步强化加工集聚区建设。加速构建“三区”“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提升台安县、岫岩县、海城市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企业吸引力和项目承载力。扎实推进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县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支持绿色加工产业不断向优势产区聚集,引导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资本、技术和营销等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优势企业加入绿色食品产业行列,壮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群体,全力打造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牵动、现代生产要素高效集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加工、科技、流通”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
(三)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组织专家编印《绿色食品认证明白纸》《绿色食品申报指南手册》等材料,发放到重点农事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工作群等开展绿色食品科普宣传,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普及率。实施农业品牌定制化“全周期服务”,定期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年检、续展和证书使用管理等工作。绿色品牌创建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产品的文化底蕴,提高品牌的文化品位。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围绕现有绿色食品品牌,通过电视、网络、抖音、快手等各种媒介,分层次、分地域、分重点开展品牌宣传推广,讲好品牌故事,不断增加市场认知度,增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在市场的影响力。
(四)进一步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立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聚焦培育生产主体、优化生产布局、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做优做强生产供给体系,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动绿色食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积极搭建技术推广、专业培训、业务咨询、政策指导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由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研发跃进。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深加工力度,在深入开发地方特色食品同时,积极引进建设预制食品、速冻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项目,提高食品产业层次,延长产品制造链条,推动要素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合,打造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多产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领区。
(五)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更多的企业进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健全追溯数据录入、监管信息综合统计、追溯码生成、终端查询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系统完备、查询便捷的农产品质量信息服务。加强溯源管理,督促生产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责任可究。鼓励有条件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立可视监控系统,直观地宣传产品的生产环境和生长过程,使消费者通过APP客户端实时查看生产作业和作物生长情况,提高生产环节透明度,提升追溯可信度。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绿色食品的行为,切实保护绿色食品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更多宝贵建议和意见!
鞍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