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254号 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10-22 14:19:22来源:作者: 点击:


    市工商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促进南果梨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南果梨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迎来产业发展瓶颈,有优势也面临挑战。市农业农村局一直都非常重视我市南果梨产业发展,近年来开展了广泛的走访调研,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南果梨全产业链的一些问题和短板依然存在。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政府引导、产业支撑、创新突破、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带动策略,对标对表先进地区,吸收借鉴典型经验,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持,观念更新,模式创新,使我市南果梨产业不断完善提高,进而蓬勃发展。

    一、产业发展优势

    (一)区位资源优势。我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沈大线中段,交通四通八达,为我市南果梨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我市南果梨属于地方特产,经中国果树科学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国内外梨品种品质的综合评定,被列为世界四大名梨之首,被农业部列为“优质南果梨生产基地”,产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形成了生产、销售、保鲜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为南果梨产业向优质、高效、绿色、高档果品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鲜果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优质鲜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高速便捷的交通物流业和灵活规范的市场经济拉动下,优质鲜果已可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快速供应。我市南果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仅可以满足本市本省消费需要,更为全国全世界鲜果市场提供优质水果。南果梨作为我市特有的优质农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已深受本市本省消费者喜爱,随着今年来的宣传推广,也越来越被全国甚至其他国家消费者认可,特别是红南果等优质南果梨更是在南方市场上有较高的认可度,南果梨在鲜果市场的销售前景越来越好。

    (三)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我市南果梨深加工产业刚刚起步,南果梨酒、果干、果脯、果汁、罐头、香精、酵素等加工产品也正在研发中,规模、品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还比较小,发展潜力很大。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南果梨文化,把南果梨文化遗产作为丰富休闲农业的历史资源和景观资源来开发利用,不仅对弘扬我市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传承和保护。

    二、主要制约因素

    (一)政府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市南果梨产业发展较快,但各级政府在支持老旧果园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加工产品研发、市场品牌建设等方面出台的扶持政策不多,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对一些企业或者合作社的发展扶持力度不够,从而使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果品特点制约。南果梨味美多汁,果香独特,因需要采摘候熟,且最佳食用期仅2-3天,贮藏期较短,与其他水果相比,是特色也是短板,因此长途运输、贮存保鲜以及适时食用成为开发南果梨销售市场、扩大消费者群体的瓶颈。

    (三)生产管理落后。由于苗木市场管理不规范,生产技术标准不统一,部分果农片面追求产量,在不适宜生长地块盲目扩种,在病虫防治、肥水管理、花果管理上,因嫁接授粉、稀花释果等技术不科学不合理,用药品种、次数混乱,以化肥、复合肥取代有机肥,提前抢收上市等不规范生产管理行为,导致南果梨病害严重,品质不高,优质果率降低。

    (四)抗灾能力薄弱。南果梨生产特性对产区小气候要求较高,而由于投入不足或者投入不当,目前全市约有2/3的南果梨园缺乏灌溉条件,60%的南果梨园田间路况差,生产基础性设施和生产条件不好,病虫害、雹灾、风寒预警等防灾减灾体系功能较弱,人为干预提升果品品质能力较差,直接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五)销售市场不稳。近年来,南果梨销售价格并不稳定,起伏较大,特别是今年价格达到历史最低。有气象条件不利、管理不到位、抢行梨过早上市等品质下降问题;有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散户单打独斗,商贩恶意压价问题;有品牌效应不明显,精品果品数量不足问题;有深加工能力不强问题;也有过度依赖本地,外埠市场销售、网络销售能力不足问题,南果梨丰产不丰收、果贱伤农问题依然存在。

    (六)服务体系不强。全市共有果树技术人员122人,人员少且年龄偏大,技术老化,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建设还不到位,服务保障能力不强。南果梨专业协会入会会员少,组织松散,管理能力弱,还没有完成没有发挥协会组织示范引领、管理服务作用。

    三、所做主要工作

    (一)强化政策引领。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果梨产业发展,2019年5月7日,市委书记韩玉起针对市委政研室报送《关于全面提升南果梨产业发展水平的调研报告》做了重要批示,指出“做好南果梨文章意义重大。” 2017年鞍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鞍山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鞍山市质量提升行动奖励政策的通知》,将鞍山南果梨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持支持发展。2018年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鞍山南果梨五年发展规划》,以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南果梨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加强宏观管理、增加资金投入为保障,加快推进南果梨提质增效、品牌提升和产业发展,做强做优特色产业。

    (二)改造低质果园。2013年以来,我市依托国家项目资金,在低产低效果园推进品种结构调整,更换红南果、早酥红、早金酥、红日、红月等40个品种,加快低产低质果园升级改造,建设高效精品果园和标准果园,已建成国家级南果梨生产标准园1个、省级南果梨生产标准园4个、市级南果梨生产标准园8个,共完成低产低质果园改造15万亩,为南果梨产业整体形象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销售渠道的拓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推广先进技术。市、县(区)农业部门认真总结鞍山南果梨栽培经验,制定了从苗木繁育、幼苗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生产过程到果园建设及鲜果贮藏加工等全程的《南果梨栽培技术指导手册》,不断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推广老梨园改造、配方施肥、生草覆草、节水灌溉、壁蜂辅助授粉、高接换优、病虫害物理防控、高透光整形、省力化管理、家庭产地冷库保鲜、果园机械等提质增效集成技术。

    (四)推进品牌建设。“鞍山南果梨”2005年获得了“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2013年“鞍山南果梨栽培系统”被农业部列入中国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鞍山东部山区南果梨花带”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2017年鞍山南果梨入选首届中国百强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2018年成功创建鞍山南果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最佳品牌故事排名前十。2019年“鞍山南果梨”入选农业部首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区域品牌价值评估值达到38亿元。

    (五)积极开拓市场。建设南果梨农贸市场5个,形成了大中小结合、专业与综合配套的市场新格局。建立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辽宁海城厅,在沈阳、长春、唐山等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设立销售窗口。通过千山“鞍果香”、岫岩“山里红”、“鞍山扶贫馆”等电商平台年网上销售额达1.8亿元。以南果梨观光、采摘为特色的休闲果园发展到100多个,每年吸引游客达10万人。发展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单位达到10家。

    (六)加大宣传力度。2018年9月,我市成功举办了以南果梨为主题的首届鞍山农民丰收节,85分钟“丰收中国•幸福鞍山”大型系列节目在央视七套黄金时间播放2次;央视、腾讯、新浪20家网络和新媒体,对中国辽宁鞍山首届农民丰收节暨鞍山南果梨丰收节开幕式盛况和鞍山特色农产品做240分钟网络直播。近年来,通过展销会、电视、广播以及网络自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鞍山南果梨市场知晓率和影响力得到极大的扩大和提升,南果梨正在从鞍山味道变成中国味道。

    四、下步发展规划

    (一)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引进中国农科院、辽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专业团队,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以南果梨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为依托,对全市南果梨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提高南果梨产业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正规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

    (二)合理调整产业布局。调整生产布局,扩大规模生产,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体系。从功能、品质、成本、市场等方面,明确产品定位,确定生产营销战略,大力发展市场价格高、受外地市场欢迎的红南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大型高端果蔬深加工企业入驻,提升南果梨深加工能力和规模。继续深挖南果梨文化底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制定统一生产标准。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科研所、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科研所、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制定“鞍山南果梨种植生产规程”、“鞍山南果梨果品质量标准”等一系列生产标准,统一南果梨生产操作规程,通过标准化示范园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改造低质低效果园,加快推广标准化生产。

    (四)规范生产组织管理。转变思想观念,引进推广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将南果梨生产由面积产量导向转为质量效益导向,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果品标准、统一物资服务供应、统一组织技术服务、统一病虫害预测防控、统一包装销售加工,逐步实现管理正规化。


    (五)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还原南果梨本来的味道”,严厉打击非法药物使用,创建南果梨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南果梨生产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南果梨果品质量安全。

    (六)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围绕南果梨生产管理技术、保鲜贮藏技术、加工产品开发、长效配方肥研制、山地果园机械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加强南果梨提香、提纯等技术研究,推进南果梨深加工特色产品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七)加强品牌建设宣传。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鞍山南果梨进行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传播重新做全面规划设计,打造“鞍山南果梨”独特品牌。充分利用丰收节、国内外展销会、京东“鞍山特产馆”等知名电商平台、优质自媒体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鞍山南果梨品牌价值。

    (八)落实保障支持措施。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制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项目,帮助解决调整地块支持土地流转、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改造项目、降低或减免南果梨生产、加工用水用电费用、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困难问题,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发展南果梨产业。